超凡国际

欢迎访问北京超凡国际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!

分享:

在线留言 message

注:“ ( * )”号为必填项

行业新闻

  您的位置:超凡国际 > 相关资讯 > 行业新闻

劳动仲裁胜诉后企业仍不付款?多维执行攻略教你拿回欠薪!

时间:2025-06-04 16:05:23 来源: 作者:

   劳动仲裁胜诉后企业仍不付款?多维执行攻略教你拿回欠薪!

  劳动者历经艰辛赢得仲裁,却面临企业“躺平”“耍赖”的新困境。如何突破执行僵局,让胜诉裁决转化为真金白银?本文将以《民事诉讼法》《企业破产法》《刑法》等法律法规为核心依据,结合实务案例,系统解析企业拒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多元救济路径。

  一、法律框架:执行程序的启动与财产调查全流程

  执行立案的“三步走”策略

  材料准备:仲裁裁决书、生效证明、执行申请书、申请人/被执行人身份证明;

  财产线索:企业银行账户、不动产、车辆、应收账款;

  特殊要求:若企业为分支机构,需追加上级法人单位为被执行人。

  财产调查的“海陆空”战术

  线上调查:通过“总对总”网络查控系统查询全国银行账户、证券、支付宝/微信资金;

  线下调查:申请法院调取企业工商内档、税务记录、水电费缴纳记录;

  现场调查:申请执行法官突击搜查企业办公场所,查找隐藏财产。

  二、实务突破:企业“无财产可执行”的深层破解术

  追加被执行人的“九种武器”

  武器1:股东未实缴出资(《公司法解释三》第13条);

  武器2:一人公司股东财产混同(《公司法》第63条);

  武器3:企业恶意注销后的清算义务人(《公司法解释二》第20条)。

  刑事追责的“核威慑”效应

  适用情形:企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,如转移设备、虚构债务;

  实务效果:即便未最终定罪,刑事立案也可倒逼企业主动履行。

  三、特殊情形:执行程序的创新路径

  企业破产程序中的“优先权”策略

  根据《企业破产法》第113条,劳动债权(工资、社保费用)位列第一清偿顺序,优先于普通债权甚至抵押债权。

  操作要点: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,通过破产程序优先受偿。

  行政救济的“兜底”功能

  社保欠缴:向社保行政部门投诉,要求企业补缴或赔偿损失;

  税务协助:申请税务机关限制企业开具发票,倒逼其履行义务。

  四、实务建议与风险防范

  执行阶段的“时间管理”

  胜诉后立即申请执行,避免企业转移财产;

  每六个月申请恢复执行一次,防止案件“终本”后被搁置。

  警惕“执行和解”的陷阱

  避免接受“以物抵债”“长期分期”等显失公平的和解方案;

  若接受和解,要求企业在协议中明确违约责任(如双倍赔偿)。

  充分利用“律师调查令”制度

  申请法院签发律师调查令,调查企业银行流水、关联交易、高管个人账户等敏感信息。

  结语

  劳动仲裁胜诉只是维权的第一步,执行阶段才是真正的“决战”。通过财产保全、追加被执行人、刑事追责等多维策略,劳动者既能突破“执行难”困境,也能对企业形成强大震慑。法律不仅是事后救济的工具,更是事前防范的盾牌。面对欠薪,唯有主动作为、精准施策,方能守护应得之权益。

上一篇:老板拖欠工资,劳动仲裁能赢吗?胜诉后如何执行?
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相关资讯

'); })(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