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凡国际

欢迎访问北京超凡国际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!

分享:

在线留言 message

注:“ ( * )”号为必填项

行业新闻

  您的位置:超凡国际 > 相关资讯 > 行业新闻

企业破产清算下债权人权益保护与应收账款处置的法律路径探析

时间:2025-06-11 09:24:18 来源: 作者:

   企业破产清算下债权人权益保护与应收账款处置的法律路径探析

  一、破产程序中债权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框架与实务操作

  根据《企业破产法》(2025修正案)第113条确立的破产财产分配顺序,债权人需通过债权人会议行使权利。实务中,债权人应重点关注三大核心环节:

  债权确认阶段的证据审查

  债权人需在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后30日内提交债权证明材料,包括合同、转账凭证、对账单等原始证据。需特别注意,根据最高院《破产案件审理规程(试行)》第47条,逾期申报的债权将纳入后顺位分配,可能导致实质性权益减损。

  债权人会议的参与权行使

  新修订的《企业破产法》第61条增设债权人会议核查权,债权人可对管理人编制的债权表提出异议。在某上市公司破产案中,债权人通过行使表决权否决了管理人提出的低比例清偿方案,最终促成债务人追加提供抵押财产。

  特殊债权类型的保护规则

  劳动债权:依据《企业破产法》第113条,职工工资、社保费用享有优先清偿地位,但需注意2025年修正案新增的"劳动债权公示制度",要求管理人在债权确认后7日内向人社部门备案。

  税收债权:根据《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45条,税收债权优先于普通债权,但劣后于担保债权和劳动债权。

  二、破产企业应收账款处置的特别规定与操作指引

  应收账款作为破产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处置需遵循特殊法律程序:

  债权申报与审查标准

  管理人应依据《企业破产法》第48条,在债权申报公告中明确要求债务人提供应收账款的合同、发货凭证、对账记录等材料。对于账龄超过3年的应收账款,需特别注意诉讼时效问题,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88条,债权人可主张管理人通过发出催款函中断时效。

  第三方代付机制的构建

  2025年修正案新增的第35条规定,在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,允许债权人会议决议引入第三方机构代为清收应收账款,清收成本可从回收款中优先扣除。实务中已出现专业清收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的成功案例。

  应收账款质押权的特别保护

  若应收账款已设定质押,质权人可依据《民法典》第445条主张优先受偿权。但需注意,在破产程序中,质押权效力仅及于应收账款实际回收金额,不包含预期利息。

  三、债权人维权路径的创新与风险防范

  预重整制度的应用

  根据《企业破产法》第70条新增条款,债权人可在申请破产前启动预重整程序。在某制造业企业破产案中,债权人通过预重整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,使清偿率从5%提升至35%。

  衍生诉讼的管辖确定

  破产受理后产生的债权确认之诉、取回权纠纷等,应由受理破产法院集中管辖。但需注意,根据最高院《破产案件司法解释(三)》第8条,破产申请受理前已开始的诉讼,可由原法院继续审理。

  刑事追责的衔接机制

  若发现债务人存在《刑法》第162条规定的妨害清算罪,债权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。在某房地产企业破产案中,通过刑民交叉程序追回被隐匿资产2.3亿元。

上一篇:破产程序期限与股东债权受偿规则全解析
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相关资讯

'); })();